花20萬翻新舊居變有家歸不得 小業主裝修防伏6招

2021年09月06日
0
758
花20萬翻新舊居變有家歸不得 小業主裝修防伏6招

人人都想有個安樂窩,不少人花得起也願意花點錢裝修新居舊宅。有的請來設計公司操刀,有的自己親自出馬設計,再找裝修師傅動工。然而,裝修不是人人都懂,而且坊間的裝修公司或師傅質素參差。裝修居所換來「一肚氣」已不是新聞,輕則延遲入伙,重則金錢損失兼「爛尾」。

育有一女的阿斯(化名)在自置單位住了七、八年,女兒升小學,需要有更多收納和活動空間,於是決定把舊居翻新,噩夢隨之開始。裝修師傅加裝修費,工程未能如期完成,她更認為手工絀劣,前後更花了超過20萬元,阿斯要暫住酒店3個月,最後忍無可忍,與師傅鬧翻。

阿斯裝修居所中伏,原來是可以避免的。曾寫書《裝修防伏破解手冊》、人稱裝修防伏專家、現為裝修平台「裝修佬」聯合創辦人的鄧世民(Simon)跟記者一同到阿斯的家,拆解各個裝修問題,同時教路小業主防伏6招。

此外,阿斯已付師傅逾20萬元,要另找人收拾爛攤子,阿斯可以向師傅追討賠償嗎?Old Bailey & Associates首席法律顧問、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蘇文傑律師曾處理過不少裝修糾紛個案,從法律角度提供小業主3個裝修護身錦囊。 

開價16萬終逾20萬埋單 280呎單位至今仍手尾長


踏入阿斯(化名)位於土瓜灣的280平方呎單位,仍然是亂七八糟尚在裝修。

一入門口「最搶眼」是鐵閘的門框被撞至凹陷,步入屋後關上大門,門後的鞋櫃卻缺了一個櫃門。大廳的「亮點」是地上的白綫,木紋地磚與地磚間的空隙較大。踏入廚房假天花上的物料竟然不一致,角落又似乎缺了甚麼有個「大缺口」。睡房訂造地台和衣櫃,手工參差又有崩位。身處其中完全明白阿斯的難受和憤怒。

 從事地產行業的阿斯,幾年前買下這個單位自住,三人居住,眼見女兒升小學了,為了可以讓窩居可以有更多收納空間,決定翻新單位。她聘請一位相識多年的裝修師傅裝修。這位大概8年前經朋友介紹下認識的,私底下也會偶爾聯絡。師傅所提出的裝修價格為16萬元,較坊間便宜,於是阿斯便決定委託他裝修自己的住宅,在7月開始裝修。阿斯又把自己屋內原有的傢俬和其他物件都放入紙箱中,交由裝修師傅存倉。

雜費薪金逐項收


因為跟師傅相熟,所以從未簽訂合約,這是中伏的開端。該名裝修師傅除了以WhatsApp報價外,就未有再與阿斯簽訂有關裝修合約的,因此衍生不同的爭拗位。根據Whstapp的對話紀錄顯示,師傅只列出大概的裝修項目,如電掣位、全屋清拆及清泥頭,以至訂造傢俬等,未有列出細明的收費,只有列出整個裝修工程的總數——16萬元。阿斯說,這次工程則分開為4期付款,開工前先繳交40%,開工後兩星期交30%,開工後一個月交20%,尾數則為10%,所以在第一個月後,阿斯已俾足九成工程費予裝修師傅。

期後師傅又臨時加收不同費用,結果阿斯前後付給師傅已超過20萬元。她指,加錢的原因分別為一些新造工程,如在前廁所拆清泥頭連料的費用、其他裝修師傅的薪金等等。「佢話︰『我已經做好呢啲嘢,你比番幾多錢我』。」她續說︰「我諗唔係我需要(額外的工程),同埋有啲(裝修項目)係當初講個16萬元包埋。」

阿斯也曾向裝修師傅提出有關收取額外費用的問題,而該名師傅就稱這是一個正常流程,做了的項目就要付費。前後所加的費用分別為約3.1萬元(拆牆及清泥頭等項目);9,000多元是用作買磚的收費;第三張單1.67萬元用作繳交師傅的薪金等。阿斯對於最尾的收費項目仍記憶猶新,在這張單出現前,該名裝修師傅就曾經要求她繳交尾數,用以出糧給其他師傅,不過,阿斯認為工程未完結,不能繳交。

之後,裝修師傅便列出第三張單,指有些項目已經完成,並要求找數。裝修師傅曾指,如阿斯取回家當,就等於承認已完工,需付尾數。阿斯與友人商量後,最終繳付了第三張單的1.67萬元。付了錢,但工程也未按時完成,原本預定完工期更延至9月30日,她總計付22萬元給師傅。


本預個半月完工


開工後阿斯跟師傅主要靠Whatsapp聯絡跟進度。裝修師傅都會透過通訊軟件,按時向阿斯發送一些有關裝修的圖片報進度,而她在頭一個月也未有到過住所作監工或驗收。「因為完全唔知要做呢樣嘢,一直都係WhatsApp收啲相,去到一個月,已經比咗九成錢,我就覺得比咗咁多錢,應該都差唔多啦掛」。雖然裝修師傅也有叫阿斯可到單位看看,但她回應指,因為相信對方,所以也沒有到場觀察。而在買料方面,例如磚、牆身所用到的油漆等,大多都是裝修師傅讓阿斯選擇,「佢喺開始之前,就帶咗我去睇個磚,我揀完,佢就幫我買,我比番錢佢。」

直至一次偶爾的機會下,阿斯才發現工程進度不似預期。在9月頭的時候,裝修師傅吩咐她購買水龍頭、花灑頭等,並放在門外。「咁就好奇怪,因為佢叫我買嘢上去呢,就叫我擺喺屋企門口,但我有鎖匙,就開門入去睇,先發現好多嘢都未做。」她舉例,屋內除了未有傢俬外,油漆收口也未整好,而且廁所和廚房都未可以用。原本預期工程一個半月完工,在頭一個月時,阿斯已繳交九成的裝修工程費,到後來工程不但未如期完,而且傢俬和裝修手工也問題多多。

另花6萬租酒店


在一輪擾攘下,阿斯於10月5日取回存放在師傅處的物件,又決定更換裝修師傅,並在廁所內換過兩條喉管,以及重新檢查家中的水電和收拾還未完成的工程,預料需再付約2萬元。阿斯憶述,最不滿意的便是廁所的裝修。她表示,覺得廁所內的空間較原先的為細,而且接駁在熱水爐的喉管,並不隔熱,對於育有小朋友的人來說是非常危險,「個兩條八爪魚(熱水爐下的喉管)係好危險架,如果開熱水摸到會燙傷。」

 此外,阿斯一家已在外租住酒店超過3個月。由於一開始預工程個半月完工,所以她們在外租住兩個月酒店,分別花約1.47萬元;後來,到8月時發現,工程尚未完工,所以便選擇600元日租酒店,現在又花了1.6萬元續租一個月酒店,一共花逾6萬元。有家歸不得,現時阿斯已另找師傅,期望早日完成工程,搬回家中。

裝修防伏專家教路 業主可以如何自保?


在裝修工程中,業主和裝修師傅都肩負起不同的責任。從阿斯的個案中,不難看出,在無簽合約下會衍生較多爭拗、曾寫書《裝修防伏破解手冊》、人稱裝修防伏專家、現為裝修平台「裝修佬」聯合創辦人的鄧世民(Simon)到其單位檢查時,也發現不同的問題,例如大廳地磚距離較疏、部分傢俬的邊位會界手等。要避免糾紛,業主又可以如何自保?Simon提出6大要點,讓業主可以做好自己的責任的同時,避免裝修糾紛的發生。

要點1:可分四期付款


通常裝修工程都分4期付費,收費比例每間公司或有不同,有些收費會是3331,有些則是4321,也有些是3322。通常也是開工前須繳付第一期的金額,而最後一期則是在收貨日當天,又或是收貨日後的數天內繳付。

在第二、三期中,最理想都是裝修師傅或公司按約定完成某些項目後,業主繳費,例如水電項目。做法較差的,可能是在開始某些工程時,才收費,站在消費者的角度,師傅完成甚麼項目才去付費,會較為保障。

此外,在第四期付費當中,有些是起貨日後數天,有些則是一個月內不等,愈後付款期相對來說保障較大。如果在起貨當日付尾款,戶主同時間處理收貨或檢視執漏項目,他建議起貨後一星期後付款,就會比較合理。

要點2:訂傢俬看「示範」單位


決定起用某間裝修公司前,先去看看他們的完成單位,因為那些傢俬的質素也是在同一間廠造出來,質素一看便知,所以參觀完成單位是非常重要和有用。戶主難去描寫傢俬訂造出來的標準高低,如參觀完成單位,便可以較易清楚傢俬的質素。

如果未能參觀「示範」單位,收貨時,看到問題的話,其實也可以執漏解決。舉例來說,如看到傢俬有爆口,都可以與對方商討解決。以阿斯的個案為例,其實大部分傢俬的呎吋都算準確,有些可以收口收得好一點。此外,如當時在報價單上寫清楚,像是傢俬櫃邊封邊,那看到實物有違條款時,也可以表明不收貨。

如報價單未有寫明,可考慮找公正行來看,會計算訂造的傢俬收了多少錢,以及製作出來的價值是多少。不過,公正行並不是一個法定組織,純粹有一位公正人,雙方同意底下,他的講法被視為有效,當中牽涉費用較高,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,程序有點複雜,所以較少人會選擇。

在大部分情況下,如果在使用上達不到原有的功能,或者觀感上有明顯瑕疵,未達到一個合理標準,便可以不收貨,或要求師博執漏,也可以找一些方案,例如扣錢,又或是重做。

要點3:找師傅貨比三家


其實裝修有好多不同的類型,維修安裝又或是裝修工程。很多人會找朋友、街坊等相熟人士裝修,未有考慮對方是做甚麼類型工程,也未有經過比較,完成出來的標準可能會有落差,引伸爭拗。

因此,可貨比三家,比較裝修公司,才判斷哪一間較合適自己。

要點4:動工前要做功課


戶主有責任做資料搜集,網上除了有很多相關文章、影片外,也有課程。其實業主也可以透過這些學習相關資訊,扮演較好的角色。戶主如果對建材用料或裝修程序,掌握得愈好,就可愈懂得規劃節省金錢。

坊間亦有第三者的裝修平台,提供支援,而且收費較為全面,不含有中介費用,也不用怕師傅會中途消失。

要點5:轉師傅需釐責任


其實中途轉師傅並不可取,因為損失較大。若果是戶主提出的話,是有責任賠償對方。第二便是犧牲了保養,例如,原先師傅做到一半,再由新的師傅接手,不論是新舊師傅,都未必會希望擔起保養的責任。這樣一來裝修費用增加之餘,也有機會失去保養。

如果非要轉新師傅,就要有雙方共識及在合約中提及原因,如無法完成工程等因素,由此避免單方面違約問題,明確讓上一手師傅有離場的證明。在新的師傅入場時,最好仔細列明要施展工程的項目。

要點6:業主要做好預算


業主須了解整個工程項目,報價單入面沒列明的項目,對方是沒有責任去處理。以裝修清拆為例,大家都期望裝修清拆就是拆完等於完成,但如果拆完後發現有特別情況,像是有白蟻,那麼也會有額外收費。戶主應選擇適合的建材,而做好預算等也是責任之一。

業主自保6招


1 跟師傅或裝修公司傾好幾時付款、每次付款比例及何時  付尾數。
2訂造傢俬最好先參考師傅已完成的「示範」單位。
3 不妨比較多幾間裝修公司或師傅。
4 裝修前戶主亦有責任做功課,學一點裝修知識。
5 若中途要轉師傅要釐清責任。
6 戶主因應報價單做好預算。

沒有合約追討賠償有幾難?業主裝修必備3個法律護身錦囊

 
裝修苦主阿斯沒有跟師傅訂立合同,前後付了20萬元,跟師傅僅靠WhatsApp聯絡,後期才她發現師傅貨不對辦,跟師傅鬧翻,憤而撤換師傅。自己更因為工程未在預期內完成,而多租住酒店近一個月。

若阿斯要向該名師傅追討賠償,甚至取回部份裝修費,在沒有訂立合同及主動叫停工的情況下,有沒有勝算機會?曾處理過不少裝修糾紛的蘇文傑律師,是Old Bailey & Associates首席法律顧問及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,他將拆解阿斯的個案中遇到的法律問題,更提供業主裝修保障自己法律權益的3個護身錦囊。

法庭接納通訊軟件為證


阿斯因為跟裝修師傅認識,信任對方,因此從頭到尾都沒有跟師傅訂立合約,對方只提供一張簡略報價單和口頭承諾。蘇文傑指表示:「理論上口頭協議都具有法律效力的。」但關鍵是要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,「如果只是純粹電話上傾,沒有錄音,舉證就困難。」

他舉例服務供應商,如電訊公司與消費者的電話對話都會錄音,若兩方有爭拗,這些錄音都具法律效力而被法庭接納。申訴人要提出口頭協議的舉證,除了錄音外,如果有第三方紀錄、有朋友同場一齊聽做證明等亦可。

至於通訊軟件WhatsApp的對話會否被法庭接納?蘇文傑指近年法庭都會接納WhatsApp、電郵及手機短訊作為證據。因此他提議:「如果連報價單都沒有,業主跟裝修師傅只是以WhatsApp或電郵等商討裝修事宜,業主可以將商討的結果總結,例如我們傾了10個事項,將總結再用WhatsApp傳一次給師傅確認。如果對方不確認,就不要開工。」此舉是為口頭協議留紀錄。

蘇文傑又提醒,如果裝修師傅只提供報價單,雖然報價單不是合約,業主也可以將一些重要條款加入報價單上,作為白紙黑字的證明。重要條款包括,一是裝修費用涵蓋的項目,當中包括及不包括的項目;二是付款方式,如何分階段分期付款;三是用料要求;四是完成日期,若延期如何處理等。即使是報價單最好有公司蓋印或師傅簽名。

換師傅前宜先拍照採證


阿斯中途撤換師傅,而不是師傅不願提供服務,若對簿公堂此點會否不利阿斯?關鍵是業主要證明師傅違約在先,因而叫停。但蘇文傑指出:「裝修糾紛最令人頭痛的地方,爭拗的往往是Quatlity(質素好不好)而不是Yes or No(有沒有)的問題。這令追討有困難。」他舉例如牆身所用的乳膠漆是將貨就價、上油漆的手工不好弄得深淺不一。他指除非將質素量化,又或質素差劣至一般人亦無法接受的誇張程度,否則質素的舉證會有困難,業主和師傅因此各持己見,最常見的情況是,「業主覺得唔靚,不夠專業水平,師傅則認為業主是不想找尾數。」其中的解決方法,可能需要找第三方如驗樓師等專業人士做判斷。

對於中途換師傅,蘇文傑有個提議,若打算要向裝修師傅追討,從法律角度,舉證責任在於申索人,因此其他師傅來執爛攤子前,「最好拍低照片做證據。」甚至可以考慮找第三方如驗樓師提供專業報告,例如出問題的裝修、玻璃被刮花等問題列舉出來。

追討個人申索比較困難


若業主想民事訴訟追討裝修師傅賠償,蘇文傑律師提醒,要考慮申索對象是裝修師傅個人還是裝修公司。現時有部份裝修師傅以個人身份接單,不屬任何公司,他指追討師傅個人,官司或債務要「上身」,不似有限公司可以結束清盤,股東不用「上身」,但公司因有商業登記,可追蹤公司地址而發傳票,追討個人則可能因為無從知道師傅的通訊地址而發不到傳票,令申索困難。

此外,業主亦要考慮申索成本。蘇文傑指,若追討金額在7.5萬元下可在小額錢債審裁處處理,超過7.5萬元則會在區域法院處理,到時可能需要請法律代表等,申索成本可能較高。而另一個處理方法是透過調解機制解決,相對成本較低。

法律護身3錦囊


1.    為口頭協議留證明:可把口頭協議總結以WhatsApp或電郵等傳給師傅,有師傅確定的回覆。
2.    有報價單沒有合同:報價單上亦可寫下重要條款,例如費用及涵蓋項目等,最好有師傅簽名或公司印。
3.    換師傅前留證據:下一手師傅來執爛攤子前拍下屋內情況作紀錄,例如出問題的裝修等,日後要追討時可用作證據。

外國專業項目經理跟進


在歐美要裝修或翻新居所,由於他們的居所可能是一幢獨立屋或別墅,有關的工程複雜得多,其重視程度將之視為大項目(Project)去處理,部份經濟條件較充裕的,更會聘請項目經理負責。項目經理屬於專業職位,他們往往是有建築或設計背景,並負責聯絡工程公司及建築商等。根據外國一些調查指,沒有聘請項目經理進行居所翻新或裝修工程,開支往往多花費,因此請個項目經理不會增加成本,反而「除笨有精」,業主可省卻不少時間和麻煩。

此外,在外國聘請裝修師傅不便宜,因此有不少人會親自動手,衍生零售家居維修及提升要用的工具、材料的公司,在外國稱這類巿場為DIY Home Improvement Market,其中最為人所知是全球擁300分店的英國B&Q,內地譯為百安居,不少港人亦愛到其深圳分店逛。


花20萬翻新舊居變有家歸不得 小業主裝修防伏6招
iMoney智富
35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