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裝修中伏實錄】港女11萬搵內地公司訂製傢俬慘遇「照騙」老夫婦遇爛尾工程痛失9萬養老金
裝修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項重要投資,無論是新居入伙還是舊屋翻新,質量和可靠性都是首要考量。但黑心裝修公司行騙事件仍時有所聞,不少人一時大意而墮入裝修陷阱,損失金錢之餘,更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。今次裝修佬抽取兩單近幾個月發生的真實個案,兩單均為相當典型的「貨不對辦」與「裝修爛尾」事件,提醒大家小心提防類似手法,仲有防伏錦囊,學會如何避伏。
案例一:貨不對辦
11萬訂製全屋傢俬 全是「照騙」
一名女事主在首次裝修住所時,在網上找到一間內地裝修公司,花費11萬訂製全屋傢俬,「全屋傢俬11萬幾話平唔平,話貴唔貴。」希望能以較低成本打造夢想家居。然而,當傢俬運抵後,她卻被氣得「眼都突埋」。從她分享的照片可見,木櫃層板布滿花痕,疑似沾上油漆的污漬,木門框安裝後也無法貼合,四周縫隙明顯。木櫃更全是用劣質蔗渣板製作,不僅不耐用,更完全不符合承諾的設計效果。
黑店偷圖吸客 質素惡劣還追收尾數
事主後來發現,這間裝修公司網站上的「案例照片」竟然是從另一間香港裝修平台的偷圖而來,藉此吸引客戶下單,「佢哋乜都抄人哋,用啲相吸客,吸到客先屈佢一筆錢。」實際交付的質素卻完全不符,甚至可以用「劣質」來形容。即使問題百出,但對方仍追收剩餘1萬元餘款,讓事主感到無奈和氣憤。事後她提醒大家,網購傢俬固然方便,但一定要留意商家的背景和評價,免得中伏。
案例二:裝修爛尾
師傅失聯工程爛尾 老夫婦痛失9萬元養老金
裝修爛尾事件不時發生,另一宗裝修陷阱發生在一對老夫婦身上,他們原本打算用儲蓄翻新居住的公屋,卻不幸遭遇爛尾工程。事主表示,這名師傅起初是經一位友人介紹,該友人本身在該公司任職雜工,「佢覺得老闆幾好人」。工程總費用為13.9萬元,雙方合約約定分期付款。然而,當師傅完成水電工程及油漆部分後,便要求支付第三期款項,聲稱「沒錢給傢俱公司」。但事主指傢俱還有3分之2未到,並明言按照合約,待傢俱到齊後才會付尾數。雙方爭持不下,事主指如果這部分「爛尾」,即代表全屋裝修「爛尾」,要求師傅退還所有款項。其後,對方直接失聯,工程就此爛尾。
黑心裝修公司乃慣犯 更拖欠工友薪金
事主發現,這名師傅不僅欠該友人2萬元薪金,還在另一工程中同樣爛尾。老夫婦白白損失9萬多元的養老金,寢食難安,事主慨嘆「第一次裝修,冇經驗」、「都唔求要捉人封舖,但求佢完成間屋。」事主雖已報警,但警方建議轉向海關處理。她決定將事件公開,希望喚醒大眾注意,避免再有家庭受騙。
睇更多:【裝修報價常見陷阱】消委會報告: 9 個中伏位 逐一教你睇
如何減低中伏風險?
以上兩個案例揭露了不同裝修陷阱的手法,無論是「貨不對辦」還是「爛尾工程」,都對當事人帶來極大損失。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,以下防伏技巧值得參考:
- 選擇有信譽的公司: 選擇裝修公司時,應查看其商業登記、營業執照,並多方查閱網上評價。切勿輕信來歷不明的廣告或「親友介紹」。
- 簽署詳細合約: 合約內容需包括工程範圍、材料規格、付款方式及完工日期,並標明違約責任,確保雙方權益受保障。
- 階段性付款: 切勿一次性支付大額款項,應按工程進度分期付款,並在每階段驗收後才支付餘款。
- 親自驗收: 裝修過程中應多次親自到場,驗收工程是否符合合約約定,及時發現問題並要求改正。
- 網購傢俬避免受「低價誘惑」: 網購傢俬雖然便宜,但缺乏實物參考,容易出現質量問題。建議選擇有實體店的商家,並親自檢查樣品。
- 保留證據: 應保留所有合約、付款憑證、對話紀錄等相關資料。若發現被騙,應立即報警或向相關部門投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