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首期要幾多?】私樓、居屋、公屋買樓首期計算、按揭條件、常見問題

2025年03月19日
0
3884

【首期要幾多?】私樓、居屋、公屋買樓首期計算、按揭條件、常見問題


買樓首期要幾多?立即比較私樓、居屋、公屋首期金額差異,掌握按揭成數、政府擔保期、低首期上車策略,附實例試算及常見問題解答!



私樓首期計算:按揭保險VS傳統按揭 


購買私樓首期主要取決於物業價格與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。


【首期要幾多?】私樓、居屋、公屋買樓首期計算、按揭條件、常見問題


根據最新按揭政策,首置人士購買1,000萬港元以下的物業,最高可獲批90%按揭,即首期為樓價的10%。例如買入一間yoho west 550萬元單位,首期僅需55萬港元,但需額外支付約5.5萬元的按揭保險費用。


若選擇傳統按揭方案,首期比例則提高至30%,即上述550萬元物業需準備165萬港元首期,但可享發展商提供的即供折扣優惠。



實例試算:550萬納米樓首期

  • 按揭保險方案:首期10% = 55萬(另加按揭保費約$55,000)
  • 傳統按揭方案:首期30% = 165萬(可享即供折扣)

樓花按揭政策於2023年放寬,12個月內落成的新盤可借足9成,但買家需承擔估價不足風險,建議預留5%-10%備用資金。

樓價範圍最高按揭成數首期金額適用條件
$1,000萬或以下90%樓價10%首置+固定收入
1,000萬−1,125萬80%-90%10%-20%貸款上限$900萬
1,125萬−1,500萬80%20%需通過壓力測試
1,500萬−1,715萬70%-80%20%-30%貸款上限$1,200萬


居屋首期最低5%?白表綠表差異解析

居屋首期計算因申請人類別而異。以2024年新居屋最平單位143萬港元為例,白表申請人需支付10%首期(14.3萬港元),而綠表人士僅需5%(7.15萬港元)。此差異源於政府對公屋住戶的優惠政策,綠表買家不僅首期門檻低,更可豁免壓力測試與按揭保險要求。

白表首期10%:143萬居屋入場實例

  • 2024新居屋最平單位:$143萬
  • 首期10% = 14.3萬
  • 優勢:免壓測、免按保、30年還款期

綠表首期5%:154萬綠置居輕鬆上車

  • 2023綠置居麗玥苑:$154萬
  • 首期5% = 7.7萬
  • 隱藏條件:需通過公屋資格審查(如富戶政策)

政府對居屋的按揭擔保期長達50年,但樓齡限制需注意。一手居屋及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,只要樓齡不超過40年,均可獲批最高95%按揭。若購買樓齡超過40年的二手居屋,按揭成數將逐步遞減,首期比例可能升至20%以上。

物業類型政府擔保期樓齡限制(批9成按揭)
一手居屋50年≤40年
二手居屋(未補地價)50年≤40年


公屋首期攻略:綠置居5%上車實例 

綠置居為公屋住戶提供極低首期上車機會。以2023年綠置居麗玥苑154萬港元單位為例,合資格買家僅需支付5%首期(7.7萬港元),即可透過政府擔保獲得95%按揭。此類物業的按揭審批寬鬆,無需通過壓力測試,還款期最長可達30年。

綠表資格3大來源:

  1. 公屋住戶(未違反富戶政策)
  2. 公務員配額計劃
  3. 輪候公屋超過3年

然而,購買綠置居需符合嚴格資格,包括未違反公屋富戶政策、持有有效公屋戶籍滿3年等。二手公屋市場存在估價波動風險,建議買家預留10%-15%資金應對估價不足情況,並留意5年內轉售需補地價的限制。


首期不足怎麼辦?

方案一:活用首置身份與按揭保險
首置人士可結合按揭保險計劃降低首期壓力,但需注意總貸款成本。例如購買800萬元物業,透過按保計劃僅需80萬港元首期,但需額外支付約4%保費(32萬港元),且保費不可退還。

方案二:聯名購屋分攤資金壓力
夫妻或家人聯名購屋可有效分擔首期,但需事先協議產權比例與未來轉讓條款。例如兩人合資購買600萬元物業,各出資30萬港元首期,即可滿足10%首期要求,但後續出售時需按比例分配收益。


常見問題FAQ

首期可否用資產抵押貸款支付?
銀行通常不接受「借貸付首期」,需證明資金來源為儲蓄或贈與。

居屋首期是否包含印花稅?
否!首期與印花稅分開計算,需額外預算約樓價3%-4.25%。

公屋首期能否分期支付?
視發展商安排,部分綠置居提供「分期首期計劃」,首年付2%-3%。


#首期計算 #私樓首期 #居屋首期 #綠置居首期 #首期不足點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