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供樓扣稅】點樣享盡12萬扣稅額?扣稅資格、免稅額、申請方法(附計算例子)
在香港置業非易事,能成功上車,亦要繼續規劃財政減輕負擔。到了報稅季節,精明的你可能已了解各項可扣稅的方法,例如購買年金、強積金自願性供款、購買自願性醫療保險等。今次Bowtie資訊團隊為大家講解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稅務寬免,讓各位業主能慳稅、慳到盡!
甚麼是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?最高扣除額多少?
「居所貸款利息扣稅」(供樓扣稅)是財政預算案中的稅務寬免措施,業主可以將自住物業的供樓利息開支作為扣稅之用,扣稅年期上限為 20 個課稅年度。
由 2024/25 課稅年度起,「居所貸款利息扣稅」最高扣減額將增加至 $120,000:
居所貸款利息扣除種類 |
最高限額 |
基本扣除限額 |
$100,000 |
額外扣除限額 |
$20,000 |
居所貸款利息扣除的安排比較靈活,與其他報稅項目不同,沒有時間限制,也無需連續使用。納稅人或業主可自由選擇在哪個年度使用扣稅額,以減輕財政負擔。選擇時可考慮以下6個因素:
- 按揭年期(年期長,利息開支高)
- 入息的稅階
- 利息上升速度
- 課稅年度結算與開始供款的時間
- 不可扣除的支出(如入伙前利息、加按多出的利息)
- 可扣除的支出(如轉按後因利息上調多出的開支)
由於考慮因素多,決定並不容易。稅局因此容許納稅人在6個課稅年度內申請更改扣稅安排,即是如果你想取消原本已經申索的扣稅額,就要補交相關款項,如果想追回扣稅額,就需要向稅局提交相關證明文件。
享有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的條件
- 住宅必須在香港境內
- 申請人須為該住宅的業主
- 唯一、聯權或分權共有人
- 按揭物業須為住宅物業
- 非樓花、未入伙居住的物業或屬於工商舖類別的物業
- 該住宅於有關課稅年度內為申請人之居住地方
- 如果只有部份住宅為申請人的居住地方,獲扣除的居所貸款利息亦需要作適當的扣減
- 貸款利息必須由購買該住宅而產生
- 貸款是以該住宅/任何其他香港財產的按揭或押記作為保證
- 貸款者是《稅務條例》訂明的機構,包括
- 政府、財務機構、註冊的儲蓄互助社、領有牌照的放債人、香港房屋協會、申請人的僱主及經稅務局局長批准認可的組織
誰可享有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額外扣除限額?
由2024/25課税年度起,如納稅人符合以下所有條件,便可獲高達HK$20,000的額外扣除限額:
- 在有關課税年度內,在香港與納稅人的子女同住為期至少連續6個月;或稅務局局長認為在有關情況下屬合理的較短期間
- 該名子女於 2023 年 10 月 25 日或之後出生及在該課税年度內有任何時間未滿 18 歲
- 所繳付的居所貸款利息,較該課税年度的居所貸款利息基本扣除限額多
- 須以書面方式,選擇同時使用居所貸款利息基本扣除限額及額外扣除限額,以釐定該課税年度可容許作出扣除的款額
如何計算此項扣除額(附 6 個常見例子解說)
1. 陳先生是住宅的唯一擁有人
陳先生於2020年獨自購買一所香港住宅(持有全部業權),並自住。物業由香港銀行提供按揭貸款,分15年按月償還,每月5日還款。
在2024/25課稅年度,陳先生支付的利息總額為HK$120,000。如申索扣除 2024/25課税年度的居所貸款利息,基於他並不符合額外扣除限額的條件,他最多只可獲HK$100,000 供樓扣稅。
2. 陳先生與弟弟同為住宅的擁有人
陳先生與弟弟為住宅的聯權共有人(「長命契」),物業於2020年購入,聯名向銀行借按揭貸款,分10年按月償還,2024/25課稅年度全程自住。年度內,二人共支付利息HK$200,000,每人HK$100,000。陳先生符合額外扣除條件,弟弟則不符合。
在扣除額計算上,最高扣除額HK$120,000按聯權共有人數(2人)均分,每人可申索上限HK$60,000。陳先生可獲HK$60,000(基本HK$50,000 + 額外HK$10,000);弟弟只獲基本扣除HK$50,000。
3. 住宅由分權共有人擁有
陳先生與弟弟為住宅的分權共有人,陳先生擁有1/4業權,弟弟擁有3/4業權,物業於2020年購入,聯名借按揭貸款,分10年按月償還,2024/25課稅年度全程自住。年度內,陳先生支付利息HK$50,000,弟弟支付HK$150,000,總額HK$200,000。陳先生符合額外扣除條件,弟弟不符合。
在扣除額計算上,最高扣除額HK$120,000按業權比例分配。陳先生可申索HK$30,000(1/4 × HK$120,000,基本HK$25,000 + 額外HK$5,000);弟弟可申索HK$75,000(3/4 × HK$100,000,僅基本扣除)。
4. 按揭貸款內,只有部份使用於購買住宅
陳先生於2024年4月1日購入自住住宅,向銀行借HK$1,000,000按揭貸款,其中HK$500,000用於樓價,其餘用於其他用途,分10年按月償還。2024/25課稅年度,陳先生支付利息HK$150,000,且符合額外扣除條件。
扣除額計算:僅一半貸款用於購入住宅,利息扣除額為HK$75,000(HK$150,000 × 50%)。因未達最高限額HK$120,000,陳先生可申索HK$75,000(基本HK$62,500 + 額外HK$12,500)。
5. 樓花期間支付的利息
陳先生於2022年9月1日購入樓花,向銀行借按揭貸款,分10年按月償還,自2022年12月1日起還款,2024年4月1日入伙並自住。2023/24課稅年度(入伙前)支付利息HK$30,000,2024/25課稅年度(自住)支付利息HK$130,000,且符合額外扣除條件。
扣除額計算:
- 2023/24課稅年度:不可扣除,因物業未用作自住。
- 2024/25課稅年度:可申索最高HK$120,000(基本HK$100,000 + 額外HK$20,000)。
6. 陳先生擁有多於 1 個居住地方
陳先生擁有兩所住宅,2024/25課稅年度主要居住於其中一所,並向銀行借按揭貸款,分10年按月償還,支付利息HK$140,000,且符合額外扣除條件。
扣除額計算:僅可為主要居住地方申索扣除,最高HK$120,000(基本HK$100,000 + 額外HK$20,000)。若陳先生與太太各擁一所住宅,只有共同視為主要居住地方的住宅可申索扣除。
拆解 4 大供樓免稅額的迷思
迷思1:供款期越長越划算?
扣稅額的多寡,扣稅額取決於按揭年期和息率:
- 年期:供款期長(如30年),利息總額高。例如,貸款HK$425萬、息率2.375%,可輕鬆用盡HK$120,000扣稅額。但年期短,總利息少,扣稅額可能用不滿。
- 息率:息率高,利息開支多,扣稅額增加。但因按揭採「息隨本減」,本金逐年減少,利息支出遞減,後期可能無法用盡扣稅額,除非加息幅度夠大。
迷思2:加息周期用扣稅額更划算?
不一定。加息周期利息支出增加,但本金遞減也會降低利息。
例如:HK$100萬貸款、30年期、息率2.375%,首5年平均每年利息約HK$22,000,5年累計可扣HK$110,000。第6年起本金減至約HK$870,000,利息支出減少,即使息率升至2.75%,每年扣稅額仍低於HK$20,000,未能用盡HK$120,000上限。業主需比較加息速度與本金遞減速度。
迷思3:加按/轉按的利息不能扣稅?
業主若選擇加按提高貸款額,利息亦會隨之增加,但是多出的利息並不能用作扣稅之用。例如:
- 加按:增加貸款額(如HK$300萬加按至HK$400萬),新增利息不可扣稅。扣稅額按原貸款比例計算(HK$300萬 ÷ HK$400萬 = 75%),只可扣75%的利息。
- 轉按:貸款額不變但利息增加(如因息率上調),多出利息可扣稅。
迷思4:越早用扣稅額越好?
不一定。因「息隨本減」,早期利息高,扣稅額較大。但扣稅額無時間限制、無需連續使用,業主可靈活規劃。例如陳先生計劃10年後換大屋,可保留扣稅額至新物業,因新物業貸款額和利息較高,更易用盡HK$120,000扣稅上限,減輕財政負擔。
已婚人士如何申請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最著數?
1. 分開評稅
- 適用情況:夫妻各自報稅,共同擁有同一物業。
- 如何扣稅:丈夫和妻子在各自報稅表申請扣稅,扣稅額按業權比例分配(例如各佔50%,每人可申索最高HK$60,000)。
- 好處:適合雙方收入較平均,各自可充分利用扣稅額。
2. 合併評稅
- 適用情況:夫妻一方收入低,未能用盡個人免稅額及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。
- 如何扣稅:申請合併評稅,利息扣除從夫妻總應課稅入息中扣減,最高HK$120,000。
- 好處:可將低收入一方的扣稅額轉移至高收入一方,減少整體稅負。
3. 提名配偶扣稅
- 適用情況:物業業主一方無薪俸稅入息(如無工作或只有租金收入)。
- 如何扣稅:無收入一方可提名配偶申索全部扣稅額(最高HK$120,000),但需逐年申請,僅限配偶(不可提名子女)。若有租金收入,需選個人入息課稅方式。
- 好處:確保扣稅額不浪費,特別適合一方無收入的情況。
申請「居所貸款利息」的方法
如需申請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,你可在有關課税年度的個別人士報税表(BIR60)內第 8.1及 8.3 部提出申索扣除,如涉及加按或二按貸款的利息支出,你還須填妥該報稅按表附錄的第 9 部分。
使用此扣稅額需要證明文件嗎?
提交報税表時無須附上支付利息的證明,但須保留有關收據和紀錄為期 6 年(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),以便税務局日後抽查時可呈交查驗。
在處理該項申請時,評税主任可要求你提交下述文件:
- 業權證明
- 住宅用作你的居住地方的證據
- 貸款協議書或按揭合約
- 償還貸款單據
如何撤回「居所貸付利息」扣稅申索?
若已申索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但希望撤回,需在稅務局局長發出評稅通知後6個月內,以書面形式向稅務局提出撤回申請。撤回後,需補交相關稅款。稅局亦允許在6個課稅年度內申請更改扣稅安排,例如追索未申索的扣稅額(需提交證明文件)。
1. 多少按揭額才用盡扣稅額?
由於無需連續使用,大部分業主為求將扣稅額用到最盡,都會計算清楚,什麼情況下才能用盡 HK$12 萬的扣稅額。
至於要多少按揭額才可用盡扣稅額?很難一概而論,一般而言受 3 個主要因素影響:按揭供款年期、息率高低以及申索「居所貸款扣稅」的時機,上文亦有詳述。
2. 車位可以享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嗎?
可以,但需符合條件:
- 車位為自用,且與住宅同時購入,位於同一範圍內(例如同一屋苑)。
- 車位貸款利息可計入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,與住宅利息合併計算,最高限額仍為HK$120,000。
- 需提供相關貸款證明文件。
3. 租樓可以扣稅?
由2022/23課稅年度起,政府推出「住宅租金開支扣除」(租金扣稅),2024/25課稅年度上限為HK$120,000,適用於租住私人住宅的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。
- 條件:
- 租約需經釐印。
- 申請人不得持有香港任何住宅物業,且不可同時申索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」。
- 該租住單位並非公屋
- 該租住單位並非獲僱主提供的居所(包括獲退還已支付租金)
其他慳稅方法:自願醫保可慳稅高達HK$8,000
自2019年4月1日起,購買自願醫保認可產品的保費可享稅務扣除,每名受保人每年最高扣稅額為HK$8,000,適用於自己或指明親屬的保單,保單及受保人數量不限。扣稅額按保費×稅率計算,例如繳付HK$4,000保費,稅率15%,可節省HK$600稅款(扣減應課稅入息,而非應繳稅款)。申請時可透過稅務易(eTax)或實體報稅表,勾選自願醫保保費選項並填寫金額,無需提交證明,但需保留保費收據及保單結單6年以備查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