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裝修黑工】黑工與裝修行業:法律風險與現實問題

2025年09月04日
2
4501
【裝修黑工】黑工與裝修行業:法律風險與現實問題

在香港的裝修市場裡,近年來愈來愈多報導揭示「黑工」(即非法勞工)滲透的情況。所謂黑工,一般指沒有合法工作簽證或沒有工作權利的人,在香港進行勞動工作。這些非法勞工多數來自內地或東南亞,他們透過短期逗留、探親甚至「一日遊」方式進入香港,之後便暗中參與裝修工程。


為何裝修行業特別容易出現黑工

裝修工程的特性決定了它比其他行業更容易被黑工滲透。首先,裝修工作多數以「散工」形式進行,按日計算人工,不像長工需要公司合約或持續聘用。其次,業主普遍在意價錢,市場競爭激烈,一些黑工以極低價承接工程,自然吸引不少想省錢的客戶。再者,裝修地點多在私人住宅、工廈單位,監管難度大,執法部門未必能即時巡查。

正因如此,不少報導都提到有黑工在香港「即日鮮」式工作:早上經口岸進來,晚上回內地,甚至有人乾脆直接住在裝修單位內,直到工程完成才離開。這種操作手法令監管部門難以追蹤,卻也帶來了極大的法律與安全隱憂。


聘用黑工的法律後果

根據《入境條例》,任何僱主如聘用黑工,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五十萬元及監禁十年。這不單止適用於公司或承建商,連同一般的單位業主、物業租客也一樣可能被檢控。很多人以為「我只係搵師傅幫手裝修,又唔知佢係咪黑工」,但法律其實對僱主有「責任核實」的要求——意思是,僱主有責任查核對方是否有合法工作資格,否則便難以推卸責任。

換言之,如果業主一味貪便宜,在網上或透過熟人介紹找來的裝修隊伍裡面有黑工,一旦被執法人員揭發,業主同樣可能要承擔刑責。


使用黑工裝修的潛在風險

除了法律責任之外,黑工裝修更大的問題是質量與安全。香港對註冊工人、註冊電工及相關行業都有嚴格規管,確保施工安全與工程標準。黑工不具備相關資格證明,工藝未必符合香港標準,隨時造成後患。例如水電安裝若有錯漏,會引致漏水、短路甚至火警;鋪磚、木工若做工不良,亦可能影響結構或令單位轉售時遭遇問題。

此外,黑工無保險保障,一旦在施工中發生意外受傷,責任有機會落在單位業主身上。換句話說,業主以為「慳咗幾千蚊」,但最後可能要面對法律訴訟、賠償甚至刑事檢控。


為何社會關注裝修黑工

裝修行業黑工問題並非單一個案,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。近年的執法行動中,入境處曾一次過拘捕數十名黑工,其中不少就是在裝修地盤、住宅單位被揭發。更有業界人士指出,本地師傅報價一萬元的工程,黑工只用三千港元便接手,價差巨大,嚴重擠壓了本地工人的生存空間。

這種情況除了損害本地勞工利益外,也破壞了行業的正常秩序。如果長期不加以控制,整個裝修市場將陷入「劣幣驅逐良幣」的惡性循環。


業主應如何保障自己

要避免陷入黑工裝修的陷阱,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選擇有牌、合規的裝修公司。一般正規公司會提供報價單、合約,並能出示相關牌照或註冊資料。此外,業主應避免只貪圖低價而輕視風險,畢竟「平嘢冇好貨」,一旦發生問題,後果往往遠超想像。

同時,若裝修涉及電力、燃氣、冷氣等專業範疇,更必須由持牌技工負責。這樣不但能確保安全,還能在日後轉售或驗樓時避免麻煩。


小結:黑工不是便宜的捷徑,而是風險的陷阱

很多時候,黑工裝修看似「抵用」,但當中隱藏的法律風險和安全問題,遠比省下來的金錢嚴重。聘用黑工不單止危及工程質素,更可能令業主身陷刑責。香港法律明確規定,聘請或協助黑工屬嚴重罪行,執法部門已不斷加強巡查和打擊。

對於任何打算裝修的市民來說,選擇合法、有信譽的裝修公司才是保障自身利益的唯一方法。若你懷疑自己曾經或正在聘用的裝修團隊涉及非法勞工,應盡早諮詢專業律師,了解可能的法律責任,並尋求適當的處理方案。
【裝修黑工】黑工與裝修行業:法律風險與現實問題
香港搵律師網
9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