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差餉地租收費全攻略】業主必讀的計算方法與豁免條件
作為香港業主,除了供樓外,每年還需繳交差餉和地租。了解這些費用的由來、計算方式及繳交時間,不僅有助於節省開支,更讓你在物業管理上游刃有餘。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差餉地租的相關資訊及最新政策。
差餉地租的由來
差餉的徵收可以追溯到 1845 年英治時期,原意是用來支付差役的薪餉。隨著香港發展,差餉逐漸成為政府為補充公共服務開支的一項間接稅。而地租則因香港土地由政府擁有,業主實際上是「租用者」,需向政府支付地租費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根據《基本法》,2047 年 6 月 30 日後,土地契約是否續期將由政府全權決定。不少人將此稱為「2047 大限」,因此業主應留意相關政策動向。
差餉與地租的計算方法
差餉及地租的計算依據是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,該租值由差估署每年重新評估。以下是最新的差餉累進稅率:
應課差餉租值 |
差餉稅率 |
$550,000 或以下 |
5% |
$550,001 - $800,000 |
8% |
$800,001 或以上 |
12% |
地租則固定為應課差餉租值的 3%。每年的 3 至 4 月,差估署會發出最新的「徵收差餉及/或地租通知書」,告知業主繳納金額。
新城市廣場案例:差餉與地租計算
以下以沙田新城市廣場的一個單位為例,說明差餉與地租的計算方式:
- 假設該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為 $600,000。
- 根據累進稅率,差餉的計算如下:
- 首 $550,000 按 5% 計算:$550,000 × 5% = $27,500
- 餘下 $50,000 按 8% 計算:$50,000 × 8% = $4,000
- 總差餉為 $27,500 + $4,000 = $31,500
- 地租按應課差餉租值的 3% 計算:$600,000 × 3% = $18,000
- 因此,該單位每年的差餉與地租總額為 $31,500 + $18,000 = $49,500。
差餉地租的繳交時間
差餉地租需按季度預繳,每年的繳交時間表如下:
季度 |
通知書送達日 |
繳款截止日 |
1-3 月 |
1 月中 |
1 月最後一個工作天 |
4-6 月 |
4 月中 |
4 月最後一個工作天 |
7-9 月 |
7 月中 |
7 月最後一個工作天 |
10-12 月 |
10 月中 |
10 月最後一個工作天 |
差餉與地租的豁免情況
某些物業可獲豁免繳交差餉或地租,包括:
- 位於新界的村屋、丁屋及農地,前提是不涉及違規僭建。
- 特定歷史建築,例如中環的聖約翰座堂。
根據統計,全港約有 1.6 萬間村屋符合豁免條件。但若物業出現僭建,可能會被撤銷豁免資格。
差餉估價是否反映市價?
差估署每年會根據市場租金水平對物業進行估價,得出應課差餉租值。雖然這個租值理論上反映了物業的租金市價,但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出入,因為估價假設租客承擔差餉和管理費,而實際租約安排可能不同。
業主和租客可參考差估署的公開估價記錄,並結合市場放盤價格,比較自己的叫價是否合理。
常見問題 (FAQ)
1. 如不滿差餉租值,業主可怎樣處理?
若業主認為差估署的估值偏高,可於每年 5 月 31 日前提交表格 R20A,提出修改估價的申請。
2. 欠繳差餉地租會有什麼後果?
逾期未繳交差餉地租,會被加徵 5% 附加費;若超過 6 個月未繳,則會再加徵額外 10%,並可能面臨法律行動。
3. 差餉寬減如何申請?
政府每年會公佈差餉寬減措施,通常需業主為自然人,並且僅能為名下一個住宅物業申請,以避免多重受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