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冷氣溫度】夏天冷氣開幾度先至啱?專家:要睇埋室外溫度 涼夏小貼士:冷氣病點預防?

2025年08月13日
1
44031
【冷氣溫度】夏天冷氣開幾度先至啱?專家:要睇埋室外溫度 涼夏小貼士:冷氣病點預防?

香港夏天熱到爆,日日開冷氣對於不少家庭來說都是基本動作,但「開幾度先至啱?」。調錯溫度不只影響睡眠和電費,更可能引發「冷氣病」或「冷中暑」!。裝修佬就整合一些專家意見,並教你實用方法保持涼爽又健康。


理想溫度範圍:約23–26°C

專家建議,夏季冷氣設定在23–26°C最理想。有睡眠專家指出,大腦在約23°C時最易放鬆,促進深層睡眠,而身體整體則在26°C左右感到舒適。因此,夜間睡房可設23–24°C以助入睡,日間活動空間則可略調高至25-26°C,配合風扇更慳電。


大忌:一開機直調至低溫

不少人一開冷氣就直調最低溫 (如16°C),以為涼得快又舒服,但這是常見錯誤!台灣電力公司指出,冷氣初開時為達設定溫度會高功率運轉,調太低會延長高耗能時間,電費飆升。更重要的是,長期處於過低溫度更易引發頭痛、鼻敏感等不適。專家建議,快速降溫後應調回24–26°C,既省電又保護健康。配合循環扇或電風扇,可讓空氣流動更均勻,體感更涼,無需過分依賴低溫。


控制室內外溫差:7–10°C

室內外溫差是影響舒適與健康的關鍵因素。專家指出,溫差超過7–10°C會增加自律神經負擔,導致頭暈、疲倦或免疫力下降。例如,室外35°C時,室內應設25–26°C,保持溫差在7–10°C內。頻繁進出冷熱環境 (如上班族或外送員) 更需注意,進冷氣房前可稍作停留、擦乾汗水,讓身體適應,減輕溫差衝擊。

【冷氣溫度】夏天冷氣開幾度先至啱?專家:要睇埋室外溫度 涼夏小貼士:冷氣病點預防?




小心冷氣病與冷中暑

調對冷氣溫度不只關乎舒適,還影響健康。設定過低或頻繁進出冷熱環境,可能導致鼻敏感、頭痛,甚至「冷氣病」或「冷中暑」,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效率。以下帶你了解這些症狀及預防方法。


冷氣病是什麼?

「冷氣病」(或空調綜合症)是指長時間處於冷氣環境或經歷劇烈溫差所引發的不適,症狀包括疲倦、頭痛、肩頸痠痛、鼻敏感、咳嗽、手腳冰冷或消化不適。成因包括:空氣過乾傷害呼吸道、濾網不潔滋生病菌、低溫影響血液循環,以及溫差過大使體溫調節失衡。


 為何「冷」也會中暑?

「冷中暑」是近年日益普遍的問題,特別影響頻繁進出冷熱環境的香港上班族、外送員等。從高溫戶外進入冷氣房,毛細血管與汗腺急速收縮,阻礙熱量散發,長期累積可導致頭暈、倦怠、食慾不振。研究顯示,溫差超10°C且頻繁轉換會加重自律神經負擔,增加風險。

【冷氣溫度】夏天冷氣開幾度先至啱?專家:要睇埋室外溫度 涼夏小貼士:冷氣病點預防?




九招冷氣涼夏攻略:防病節能又舒適

想用冷氣用得精明又健康?試試以下實用建議:

  1. 控制溫差:室外35°C時,室內設25–26°C,保持7–10°C溫差;進冷氣房前擦乾汗水,稍作適應。
  2. 定時與睡眠模式:睡前設24–25°C,淩晨自動調高至26–27°C或關機,避免整晚過冷影響睡眠或浪費電力。
  3. 調整風向避直吹:冷風直吹頭頸易引發痠痛或感冒,建議將出風口調向上或側向,必要時加裝擋風板。
  4. 睡覺穿薄長袖+蓋薄被:保持頭部涼爽、身體溫暖,助你更快入睡且不著涼。
  5. 隨身薄外套:上班或外出帶薄外套或披肩,保護肩頸免受冷風直吹。
  6. 定期清洗濾網:每1–3個月清洗一次,減少黴菌與病菌累積。
  7. 加濕與換氣:加濕器維持40–60%相對濕度,開冷氣前通風數分鐘,確保空氣清新。
  8. 規律運動:適度流汗與運動可增強體溫調節能力,降低對低溫的敏感度。
  9. 留意症狀:若持續頭暈、疲倦或鼻敏感,減少溫差暴露並諮詢醫生。


【冷氣溫度】夏天冷氣開幾度先至啱?專家:要睇埋室外溫度 涼夏小貼士:冷氣病點預防?
夏天冷氣全攻略
58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