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家居安全】深水埗劏房浴室漏電 情侶險喪命 急救須知:遇上觸電點應對?
2025年08月11日
1
258960

劏房問題層出不窮,電力安全事故更引起關注。上月,深水埗一宗驚心動魄的劏房觸電意外,險些奪去一對情侶的性命。這不僅是一宗個案,更揭示了劏房電力安全被忽視的問題。這事件亦被《東張西望》及《香港01》等媒體報導,等裝修佬簡單總結事故經過,並分享若不幸遇上觸電時的應對方法。
女友使用花灑時觸電 男友圖救險雙雙送命
上月15日,深水埗一間劏房內發生了一宗令人震驚的觸電事故。女事主在浴室洗澡時,疑電熱水爐漏電,她突然感到強烈電流襲身,整個人失去重心摔倒。她的尖叫聲驚動了男友,男友試圖救援卻同樣觸電,兩人一度有生命危險。幸運的是,男友最終成功將女友拉離電源,並將她抱出浴室,兩人隨後被送往醫院。這宗事故的起因指向電熱水爐的漏電問題,而事後檢查發現,該單位缺乏基本的漏電保護裝置,突顯劏房電力設施的嚴重隱患。
劏房女租客年初疑觸電倒斃浴室
不幸的是,這並非孤例。今年1月,深水埗基隆街一間劏房內,一名44歲獨居女子在浴室使用電熱水爐時疑因漏電身亡。據報,該女子觸碰電熱水爐外殼時遭電擊,當場昏迷,翌日才被發現。機電署調查顯示,單位內的電力線路故障導致漏電,且無漏電斷路器保護,釀成悲劇。這些事故反映出劏房電力安全的普遍問題,情況令人擔憂。

劏房電力的安全問題
劏房的電力安全隱患源於多方面問題。首先,部分劏房缺乏漏電斷路器 (RCD),這是一種能在漏電時迅速切斷電源的關鍵裝置。根據電業專家估計,全港至少一半劏房的電力系統未達安全標準。其次,劏房內電線亂駁現象普遍,甚至可能因鄰居單位的漏電問題波及自身,增加觸電風險。此外,業主普遍缺乏維修責任感。據劏房組織統計,約八成業主拒絕承擔電器維修費用,導致租戶自行承擔高昂維修成本或採取不安全的臨時措施。現行《劏房租務條例》雖規定業主有維修責任,但執行力度不足,未能有效保障租戶安全。
觸電事故的應對方法
觸電事故可發生在任何家庭,了解正確的應對方法至關重要。以下為觸電緊急處理的步驟,幫助市民在危急時刻保護自己及他人:
1. 確保自身安全
切勿徒手直接觸碰觸電者或電線,以免二次觸電。立即關閉電源或使用乾木棒、塑膠製品等不導電物體將觸電者與電源分開。穿上膠鞋或站在乾木板上可進一步降低風險。
2. 檢查傷者狀況
快速評估觸電者的意識、呼吸及心跳情況。若傷者無意識或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進行下一步急救。
3. 立即求救
撥打999報案,清楚說明事故地點及傷者情況,確保救護人員盡快到場。
4. *心肺復甦術 (CPR)
若傷者無呼吸或心跳,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。將傷者平躺,解開衣物以保持呼吸道暢通,按壓胸部中央 (約每分鐘100-120次,深度5-6厘米),並配合人工呼吸,直至醫護人員到達。
5. *燒傷處理
觸電可能導致燒傷,應用乾淨冷水沖洗傷口20分鐘以降溫,再以不粘性紗布或保鮮膜覆蓋,防止感染。避免使用毛巾等易掉棉絮的物品。
6. 持續觀察
即使傷者恢復意識,仍需密切監察其狀況,直至送院接受專業檢查。觸電可能引發內臟損傷或心律不正等潛在問題。

*相關急救和醫療程序,請諮詢專業人士或醫護人員。
觸電者為何難以脫身?
許多人好奇,為何觸電者無法自行甩開帶電物體?這與人體肌肉的生理反應有關。當電流通過手掌或手指內側時,肌肉會不自主收縮,導致手部緊握電源,無法鬆開。
家居電力安全建議
為防範觸電事故,大家可考慮採取以下措施:
- 安裝漏電斷路器:確保家中配備合格的漏電保護裝置,並定期檢查其功能。
- 定期檢查電器:尤其是電熱水爐等高耗電設備,需由專業電工每年檢查一次。
- 避免私自改裝:電線亂駁或使用不合格電器會增加漏電風險。
- 與業主溝通:租戶應積極與業主協商,確保電力設施符合安全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