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
2025年10月14日
1
27066
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
作為全港首個全棟採用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 (MiC) 興建的公共房屋項目,觀塘安達臣道安柏苑自今年7月起陸續入伙,本應是新業主展開新生活的開端。然而,在經歷超強颱風「樺加沙」後,屋苑短時間內累積接獲75宗懷疑滲水報告,佔已收樓單位近18%,事件引起社會對新型建築法與工程質量的廣泛關注。


廚廁牆身天花均現滲水

根據受影響業主及區議員反映,滲水問題主要集中在廚房及廁所,範圍涵蓋牆身、天花以至地板。有住戶反映,單位在雨後,「廁所門外兩側牆腳出現水漬,隨後牆身卜起,油漆剝落」。此外,亦有業主觀察到大廈外牆部分喉管穿入屋內的位置存在明顯缺口,或是在MiC組件的接駁縫隙處發現水漬,情況令住戶對樓宇的防水能力感到憂慮。

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無綫電視新聞片段截圖


調查揭兩大「手工瑕疵」成主因

事件發生後,承建商瑞安隨後的調查結果指出,滲水問題源於「施工時的手工瑕疵」,而非MiC組件的質素問題。在75宗個案中,主要可歸納為兩大成因:

  • 外牆水喉套通填充欠佳 (47宗):這是最主要的肇因。當喉管穿過外牆時,其周邊的防水填充工序未達標準,留下縫隙,導致雨水可直接滲入室內。
  • 鋁窗邊緣存有縫隙 (21宗):另一成因是鋁窗安裝手工問題。窗框與牆身結構之間的接合處未有完全密封,在強風大雨的環境下,雨水從縫隙滲入單位。

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無綫電視新聞片段截圖




官方:與MiC組件質素無關

由於安柏苑是首個採用MiC技術的居屋項目,這次大規模的滲水事件,無可避免地引起公眾對這種建築法的關注。對此,承建商與房署均一致強調,是次滲水個案與MiC組件的設計、安裝及結構安全並無關聯,問題核心在於傳統地盤施工工序的手工質素。此外,房署亦補充,安柏苑位處山上,地勢較高,部分坐向的單位在潮濕天氣下可能出現「冷凝水」,導致牆身出現輕微水漬,部分業主報告的個案經查證後實為冷凝水引致的誤報。


承建商瑞安:已完成8成滲水單位執修工作

為處理滲水問題,瑞安已公開向受影響業主致歉,並採取應對措施。公司成立了專責隊伍處理維修事宜,設立電話熱線供業主查詢,並加派人手以加快執修進度。截至10月中旬,在75宗個案中,約八成的單位已完成執修工作,主要涉及修復由水漬造成的牆身或地板損壞。

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港台圖片




特首:屬手工不達標 將加強監督與追究責任

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就事件作出回應,他將問題定性為施工方「手工不達標」,並強調地盤施工必須符合標準。他表示,特區政府已成立特別調查隊伍查找事件原因,並會加強對工程的監管範圍與次數,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。李家超重申,承建商有責任做好建築手工,並須為不達標的工程提出修補方案。政府會確保所有工程符合建築及安全標準,並追究承建商的相關責任。


安柏苑基本資料

位於觀塘安達臣道的居屋屋苑安柏苑,是房委會首個採用「組裝合成」建築法 (MiC) 興建的項目,承建商為瑞安建築。屋苑樓高17層,共提供420個單位,實用面積介乎291至498平方呎,今年8月入伙。


【安柏苑漏水】首個MiC居屋爆75宗滲水個案 房署:屬手工瑕疵與組件質素無關
公居屋懶人包
49篇